行業資訊
來源:中化新網
聚焦新材料,我國加快構建纖維制造創新生態
中化新網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12日表示,纖維材料的突破已經成為紡織乃至更多行業創新的重要基礎。我國已成立纖維領域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下一步,將聚焦新材料,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與技術迭代能力提升,打造協同型產業創新生態。 孫瑞哲是在12日由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聯合有關部門主辦的先...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0年貢獻全國原油產量增幅的80%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或公司)近日在京發布了《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這是中國海油自2005年以來發布的第16份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以“貢獻優質能源筑夢碧海藍天”為主題,從“促進經濟增長、加強環境保護、推動社會進步”三...
來源:科技日報
磁性石墨烯產業化的攔路虎被解決了
新研發的智能化制備平臺,實現了自動化控制與管理,整個生產過程不排放廢液、廢渣,合成的粉體純度高,不需要二次純化步驟,原料利用率接近100%。 石墨烯材料及其復合材料是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全球熱門的前沿材料,我國石墨烯材料正處于大規模產業化的起...
來源:科技日報
新材料捕氧能力提升 “海水電池”更節能穩定
科技日報天津5月12日電(記者陳曦 通訊員焦德芳)記者12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楊全紅、凌國維、張辰聯合團隊成功研發出全新能源轉化材料,這種新材料能夠“捕捉”深海中稀薄的氧分子并轉化成為電能,實現長周期運行,成為一種節能、穩定的“海水電池”。最新一期國際能源領域權威期刊《先進能...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能源+交通”獲政策力挺 氫能成重頭戲
“可再生能源發展需要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發展和多元化開發利用,特別是交通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5月12日,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的交通能源轉型產業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建議,加快新能源和交通等融合發展項目的推廣應用,探索可再生...
來源:中國化工網
武漢推進沿江化企關改搬轉
中化新網訊5月7日,武漢市下發《關于印發武漢市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2022年底推進沿江1~15千米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推動沿江化工產業搬高、搬新、搬綠和高質量發展。 據悉,該市沿江化企關改搬轉擬重點實施項目11個,估算總投資33.89億元。 《方案》要求...
來源:中國化工報
新催化劑解煤氣硫醇硫醚生成難題
中化新網訊日前,水富云天化年產26噸甲醇裝置第二變換爐采用青島聯信開發的新型QDB-07耐硫變換催化劑后,出口硫醇硫醚含量從28mg/m³降低到11mg/m³,解決了高CO含量和高硫原料氣變換工段硫醇硫醚生成的問題。 水富云天化年產26噸甲醇裝置,采用殼牌粉煤氣化制氣,低水氣比耐硫變換工藝,粗煤氣CO含量高...
來源:化工英才網
新材料行業穩步發展 化工研發類人才需求明顯增加
近日,山東青島市北區積極推進“六大千畝園區”之一的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項目建設。4月29日,平安電能新材料智能制造國際合作產業園在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開工。產業園內涵蓋高端航空鈦材料、高端陶瓷纖維及復合材料、中大型工業級旋翼無人機等。4月30日,總投資50億德陽光玻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
來源:中國化工報
今天,我們近距離感受中國中化
5月8日,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中化)正式宣告成立,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成立,一家資產和營業收入雙雙逾萬億元、海外業務占比高達60%的中國化工行業又一領軍企業就此誕生。 新公司成立 客觀需求+主觀愿望 “兩化重組的消息在社會上已經傳了近兩年,今年剛...
來源:中化新網
4月化學原料和制品價格同比漲17.5%,環比漲2.1%
中化新網訊國家統計局5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8%,環比上漲0.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0%,環比上漲1.3%。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上漲17.5%,環比上漲2.1%。 4月份,國內工業生產穩定恢復,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行,生產...
來源:中國化工報
新寵兒氫能未來之路如何前行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可持續的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提出,為氫能的發展創造更多空間和可能,也再一次掀起了氫能的熱潮。未來,清潔氫將在可持續能源中承擔重要角色,對工業減碳和交通行業減碳作出重要貢獻,特別在規模性能源儲存上有競爭性優勢。這是在日前舉行的2021石...
來源:人民日報
現代能源體系加速構建
天氣轉暖,巡查太湖藍藻進入常態化,作業船駕駛員李鳳磊按下全自動藍藻捕撈器按鈕,一個吸頭直徑為25厘米的圓形捕撈器自動下水作業。“以前燃油作業船下水,水上留下油轍,岸邊一片油污味;如今的電動作業船,馬力大了,速度快了,卻不會留下什么污染。” 今年3月,太湖流域首艘電動作業船“太湖...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品牌價值超3000億元 位居能源化工行業第一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中國石化品牌價值高達3085.91億元,增長94.91億元,位居能源化工行業第一,全國第三。旗下業務品牌價值驟升,“易捷”品牌價值184億元,增長23億元,“長城潤滑油”品牌價值87億元,增長10億元,“易派客”品牌價值104億元,增長6億元,“東海牌瀝青”品...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寧夏能化醋酸首次實現出口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近日,寧夏能化1478噸醋酸離開江蘇駛向印度,實現醋酸產品首次出口。 醋酸是寧夏能化的中間產品,此前一直作為醋酸乙烯裝置的生產原料。近年來,醋酸產品行情勢頭大好、邊際貢獻顯著。該公司順應市場轉變,逐步將醋酸從中間產品轉為主要銷售產品。今年以來,公司持續加大國際市場探索和布局,在...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廣州石化向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高純氫逾50噸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截至4月底,廣州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已累計向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高純氫逾50噸,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快速發展。3月以來,該企業日供高純氫量平均在700公斤左右,最高逾1000公斤。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提出,我國2050年氫氣需求接近6000萬噸,加氫站將達到1萬座以上,燃料電池汽...
來源:科技日報
多項新材料技術用于“天和”核心艙
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日前成功發射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多項新材料技術在“天和”核心艙獲得應用。 具體的新材料技術包括:首次應用于核心艙電推進系統中的霍爾推力器腔體,采用了氮化硼陶瓷基復合材料,該材料具備低密度、高強度、抗熱震、耐濺...
來源:光明日報
新能源技術突破前夜,我們準備好了嗎
能源,不僅是現代工業的血液,也是正常生活得以維持的基石。千百年來,人類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維系,目前也是如此。但化石能源總有耗盡的一天。那么,什么可以接替化石,未來能夠為人類提供清潔、可持續的能源?當前,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均將發展新能源技術視為引領新一輪能源革命以及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新能源技...
來源:化工英才網
化工英才網:產業綠色發展 化工人才需求攀升
4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組織起草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一季度,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351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我國首個海上智能氣田群建成
中化新網訊4月29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宣布,我國首個海上智能氣田群——東方氣田群全面建成,海上油氣生產運營邁入智能化和數字化時代。 東方氣田群由10座海上生產平臺、1座陸地處理終端和數條海底油氣管線組成,是我國南海西部目前產量最大的自營氣田群。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年產天然...
來源:人民日報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9.48億千瓦
記者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9.48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3.7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79萬千瓦)、風電裝機2.8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59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148.5萬千瓦,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 從新增裝機分布看,一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526萬千...